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資產 ,屬于固定資產范疇,包括房屋和構建物兩大類。 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學習、生產、經營、娛樂、儲藏物品以及進行其他社會活動的工程建筑。與建筑物有區別的是構筑物,構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圍墻、道路、水壩、水井、隧道、水塔、橋梁和煙囪等。
建筑藝術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準,建筑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筑、宮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園林建筑、生產建筑等類型。
從總體來說,建筑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筑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筑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建筑的物質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實用性、群眾性、耐久性。所謂實用性,即是說,建筑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看”。即使是紀念碑、陵墓也要考慮舉行紀念儀式時人流活動的具體要求。其它各類藝術,美可以是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卻和實用聯系在一起。建筑的實用性特點,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即是說,建筑物對人類生活的功能好壞,往往決定著人們觀感的美與丑,因而建筑的審美意義,有賴于實用意義。
有的審美功能比重大些,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紀念碑、游樂園、陵墓等;有的比重大體相等,如商店、學校等;有的比重小些,如倉庫、廠房、橋梁等。但即使審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設時也離不開一定審美觀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諧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韻律,也要考慮周圍的環境,比如前面所說的倉庫、廠房、橋梁等,就要考慮合適的位置,適當的高度等,也是直線和曲線的組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也具有了審美功能性。
聲明:文字、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