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垃圾可以說是無處可逃,而我們潛意識里認為只有生活垃圾需要分類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作為垃圾,誰也逃不了被分類的“命運”,建筑垃圾也要走上垃圾分類的道路了。今天內蒙古宇榮建設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了解下建筑垃圾如何分類?
隨著垃圾分類的持續推進,不僅要對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等進行分類,對建筑垃圾的分類要求也日益凸顯。
數據顯示,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2018年建筑垃圾產生量近20億噸,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道2020年,我國建筑垃圾將突破30億噸。可見,建筑垃圾是繼生活垃圾后的又一難題。??
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35個城市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結束后,意味著建筑垃圾分類將正式開始推行。其實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的要求,在多個城市已經開始實施或頒布的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中已經有所涉及。
前不久,河北、南通和南京等地紛紛出臺專門針對建筑垃圾的管理辦法,將建筑垃圾分類逐漸推向強制時代。
南京出臺的《南京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相對較嚴,其中明確規定,為按要求分類個人將面臨最高500元的罰款,單位最高罰3萬元。除此之外,將建筑垃圾排放、運輸和資源化利用等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納入信用管理平臺,嚴重時將實施信用懲戒。
建筑垃圾分類的處罰手段和生活垃圾分類一樣,趨向更嚴格,那么建筑垃圾是不是也和生活垃圾分類一樣呢,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分類標準呢?主要來看一下河北、南通和南京的分類標準,具體如下:
從分類上可以看出,資源化再利用是建筑垃圾的一大依據,也是建筑垃圾處理的一個出路。由于建筑垃圾量大粉塵多,無法自然降解,以往大多是送到消納場進行填埋處理,各地管理辦法的出臺,強化了建筑垃圾的分類處理和再利用過程。
雖然各地的分類標準也存在差異,但達到資源較大程度的利用是建筑垃圾分類處置的初衷。綜合來看,很多地方的處理方式都大同小異,具體如下:
有專家表示,將建筑垃圾作為一種城市資源進行循環開發利用,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建筑垃圾分類的推行只是剛開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建筑垃圾強制分類和處理的隊列中。
根據各地的分類標準和行業內人士的建議,建筑垃圾的分類標準基本確定:按工程渣土、混凝土、砌塊磚瓦、路面瀝青、輕物質料(木料、塑料、布料等)、金屬材料等進行劃分,同時還要注意居民的裝修垃圾,如何全面、系統的分好建筑垃圾將會被提到多個城市的日程上。
未來,建立健全政策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長效推進機制;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完善、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堅持以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導向;大力推動減量排放、規范清運、積極推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產品等等都是我國關于建筑垃圾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能力才會有所增強,資源化利用水平才會有所提升。